网站首页 信息中心 机构职能 政务公开 网上办事 政策法规 公共服务 健康指南 获嘉名医 专题专栏
今天是:
站内搜索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健康指南 > 就医指南
耳石症的诊治
[作者: 点击: ]

 耳石症的诊治

2018/4/25 | 来源:医药卫生网 |
邓州市张村镇杜庄村卫生室杜朋毅
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,常见于中老年患者。正常情况下,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,但一些致病因素会导致耳石脱落。脱落的耳石会在内耳内被称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。当人体头部位置变动时,这些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,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,导致机体眩晕。机体眩晕的时间一般少于1分钟,这仅相对于绝大多数管结石而言,为数较少的嵴顶结石的眩晕时间常在数分钟之上。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,表现为阵发性,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。
病因
耳石症的病因可分为两类:一类为特发性,我们称之为耳石病;另一类为继发性,继发于梅尼埃病、突聋、病毒性迷路炎、内听道动脉缺血、偏头疼、头部外伤、中耳和内耳术后、人工耳蜗术后、耳毒性药物损害、耳硬化症、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。上述各种疾病会导致半规管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。
临床表现
1.发病突然,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。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,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~10秒之内,眩晕则常持续不超过60秒,可伴有恶心及呕吐。
2.眼震十分特殊,在坐位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短暂且易疲劳的眼球震动,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旋转,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旋转。眼震在持续过程中,先是逐渐增强,后逐渐减弱;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,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。
3.病程可为数小时至数周,个别患者可达数月或数年,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,眩晕程度变化较大。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头部轻微活动时即可出现眩晕,间歇期无任何不适。患者头晕、眩晕发作后可能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。
诊断
耳石症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-Hallpike(变位试验)测试结果阳性,以及roll test(滚转试验)测试结果。
鉴别诊断
1.颈性眩晕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,反复发作与颈部运动有关。颈性眩晕可伴有耳鸣、耳痛、头痛、视觉症状、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,少数患者发病时出现意识障碍。经颅多普勒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。
2.血管性眩晕多发生于老年人,因前庭系统供血不足所致。眩晕可伴有耳鸣、耳聋、视觉症状、肢体麻痹、构音困难。CT(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)、MRI(核磁共振成像)、经颅多普勒检查可发现脑供血不足等异常。
治疗
1.就诊科室:五官科,耳鼻喉科。
2.治疗方式: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法、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等。
3.治疗周期:1周。
4.治愈率:95%。
5.常用药品:头孢氨苄胶囊和氨苄西林胶囊。
6.前庭抑制剂的应用,如脑益嗪、非那根等。
7.对继发性耳石症应进行病因治疗。
8.体位疗法。
9.管石解脱法。
10.管石复位法。
11.Epley(埃普利)复位法:本法一般只需1次,简单且效果佳。
12.CH-BPPV耳石复位法。
以上各种诊疗方法的疗效不等,耳石症有一定的复发率。许多学者推荐复位为主的治疗方法,少数患者需要手术。
预防
对耳石症进行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眩晕发作。但是,有的老年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输液治疗;有的患者合并焦虑、抑郁、失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需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,防止耳石症复发。
护理
患者需要1周内高卧,即休息时垫两个枕头;晨起时动作要缓慢,可在床旁低头静坐几分钟;两周内不要尝试偏向发病的位置。饮食宜清淡,禁烟禁酒,少食辛辣油腻食物,调节心情等。
总结
人类耳朵最深的部分是内耳,其不仅负责听力,还有平衡功能。一旦内耳出现问题,就会感到天旋地转。人们的内耳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,表面覆有一层耳石膜,上面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,称为耳石。某些情况可引起椭圆囊的囊斑蜕变,导致耳石脱落。耳石脱落后,有可能掉入内耳中的半规管,让人眩晕。耳石症病因复杂,多见于中老年人,但一些工作压力大、经常熬夜、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也会患病。年终,耳石症的发病率也会升高。虽然耳石症不是治疗起来很麻烦的疾病,但是因为眩晕可能反复发作,且发作时会有头重脚轻、漂浮感或不稳定感,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影响。因此,即使是偶尔发病,也应该及时就诊和治疗。如果确诊为耳石症,主要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即可。手法复位,就是通过一系列体位改变使“不慎”掉入半规管的耳石重新回到椭圆囊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一般患者经过一两次手法复位治疗,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。不过,有些耳石症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,就需要同时给予药物治疗,以减少复发。少数应用手法复位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,且影响生活、工作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。
Copyright © 57365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:获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ICP备案编号:备案中 站长统计